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logo

:::

IPC國際專利分類查詢

字型大小:

分類號查詢瀏覽

版本差異表

135筆資料
瀏覽方式:完整分層
C 化學;冶金;組合化學
C12 生物化學;啤酒;烈性酒;葡萄酒;醋;微生物學;酶學;突變或遺傳工程
C12P 發酵或使用酶之方法以合成所要求的化合物或組合物或由外消旋混合物內分離光學異構物(發酵方法生成之食品組合物見A21,A23;一般化合物參見相關之化合物類,例如C01,C07;啤酒之釀造見C12C;生產醋見C12J;生產酶之方法見C12N9/00;涉及基因工程載体之DNA或RNA,例如質体,或其分離、製備或純化見C12N15/00)[3]
C12P 1/00使用微生物或酶,製備3/00至39/00目內未提供的化合物或組合物;使用微生物或酶製備化合物或組合物之一般方法 [3]
C12P 1/02使用真菌 [3,2006.01]
C12P 1/04使用細菌 [3]
C12P 1/06使用放線菌目 [5]
C12P 3/00除二氧化碳外元素或無機化合物之製備 [3]
C12P 5/00烴之製備 [3]
C12P 5/02無環者(用厭氧微生物處理淤渣以生產甲烷見C02F11/04)[3]
C12P 7/00含氧有機化合物之製備 [3]
C12P 7/02含有羥基 [3]
C12P 7/04無環者 [3]
C12P 7/06乙醇,即非飲料 [3]
C12P 7/08作為副產品或由廢物或纖維素材料基質中製得 [3]
C12P 7/10含纖維素材料之基質[3]
C12P 7/12含亞硫酸鹽廢液或柑桔廢液基質 [3]
C12P 7/14多級發酵;多種類型微生物或微生物之重複使用 [3]
C12P 7/16丁醇 [3]
C12P 7/18多羥基者 [3]
C12P 7/20甘油
C12P 7/22芳香族 [3]
C12P 7/24含有羰基 [3]
C12P 7/26酮類 [3]
C12P 7/28含丙酮之產品 [3]
C12P 7/30由含有水以外無機化合物之基質中製得 [3]
C12P 7/32由含無機氧源基質中製得[3]
C12P 7/34由含蛋白質作為氮源之基質中製得 [3]
C12P 7/36由含有穀物或穀類植物之材料基質中製得 [3]
C12P 7/38含環戊酮或環戊二烯產品[3]
C12P 7/40含有一個羧基 [3]
C12P 7/42羥基羧酸 [3]
C12P 7/44多羧酸 [3]
C12P 7/46有四個或少於四個碳原子之二羧酸,如富馬酸、馬來酸 [3]
C12P 7/48三羧酸,如檸檬酸 [3]
C12P 7/50含酮基,如2-氧化酮戊二酸 [3]
C12P 7/52丙酸;丁酸 [3]
C12P 7/54醋酸(醋見C12J)[3]
C12P 7/56乳酸 [3]
C12P 7/58醛糖酸,酮基一醛糖酸或糖酸(糖醛酸見19/00)[3]
C12P 7/602-酮古洛糖酸 [3]
C12P 7/62羧酸酯 [3]
C12P 7/64脂肪;脂油;酯型蠟;高級脂肪酸,即在一連接羧基之完整的鏈上至少有七個碳原子;氧化油或脂 [3]
C12P 7/66含有醌型結構 [3]
C12P 9/00含有一種金屬或除H, N, C, O, S或鹵素以外之原子的有機化合物之製備 [3]
C12P 11/00含硫有機化合物之製備 [3]
C12P 13/00含氮有機化合物之製備 [3]
C12P 13/02醯胺,如氯黴素 [3]
C12P 13/04α-或β-胺基酸 [3]
C12P 13/06丙胺酸;亮胺酸;異亮胺酸;絲胺酸;高絲胺酸 [3]
C12P 13/08賴胺酸;二胺基庚二酸;蘇胺酸;纈胺酸 [3]
C12P 13/10瓜胺酸;精胺酸;鳥胺酸 [3]
C12P 13/12蛋胺酸;半胱胺酸;胱胺酸 [3]
C12P 13/14穀胺酸;穀醯胺 [3]
C12P 13/16使用表面活性劑,脂肪酸或脂肪酸酯,即在一與羧基或羧酯基連接的完整鏈上至少有七個碳原子 [3]
C12P 13/18使用生物素或其衍生物 [3]
C12P 13/20天冬胺酸;天冬醯胺 [3]
C12P 13/22色胺酸;酪胺酸;苯丙胺酸;3,4-二羥苯丙胺酸 [3]
C12P 13/24脯胺酸;羥基脯胺酸;組胺酸[3]
C12P 15/00至少含三個稠合碳環之化合物的製備 [3]
C12P 17/00僅有O, N, S, Se或Te作為環雜原子之雜環碳化合物的製備(13/04至13/24優先)[3]
C12P 17/02氧作為僅有之環上雜原子 [3]
C12P 17/04含有五個節之雜環,如灰黃霉素 [3]
C12P 17/06含有六個節之雜環,如螢光素 [3]
C12P 17/08含有至少七個節之雜環,如玉米赤霉烯酮,大環內酯糖苷配基 [3]
C12P 17/10氮作為僅有之環雜原子 [3]
C12P 17/12含有六個節之雜環 [3]
C12P 17/14氮或氧作為雜原子且在相同的環上至少有另一個不同的雜環原子 [3]
C12P 17/16含有兩個或更多的雜環 [3]
C12P 17/18至少含有兩個在其本身之間稠合或與一共同的碳環體系稠合的雜環,如利福霉素 [3]
C12P 19/00含有糖殘基之化合物之製備(酮醛糖酸見7/58)[3]
C12P 19/02單糖(2-酮古洛糖酸見7/60)[3]
C12P 19/04多糖,即含五個以上由糖苷鍵彼此連接的糖類殘基之化合物 [3]
C12P 19/06黃原,即黃單胞菌屬型雜多糖 [3]
C12P 19/08葡聚糖 [3]
C12P 19/10支鏈澱粉 [3]
C12P 19/12二糖 [3]
C12P 19/14由碳水化合物酶作用產生者,如由α-澱粉酶 [3]
C12P 19/16由α-1,6糖苷酶作用產生者,如直鏈澱粉,去分枝支鏈澱粉澱粉之非生物水解見C08B30/00)[3]
C12P 19/18由糖基轉移酶作用產生者,如α-,β-或γ-環狀糊精 [3]
C12P 19/20由外切-1,4α-糖苷酶作用產生者,如葡萄糖 [3]
C12P 19/22由β-澱粉酶作用產生者,如麥芽糖 [3]
C12P 19/24由異構酶作用產生者,如果糖 [3]
C12P 19/26含氮碳水化合物之製備 [3]
C12P 19/28N-葡萄糖苷 [3]
C12P 19/30核苷酸 [3]
C12P 19/32於同一環節中有兩個氮原子之含六節環之稠合環體系,如嘌呤二核苷酸,菸醯胺一腺嘌呤二核苷酸 [3]
C12P 19/34多核苷酸,如核酸,寡核糖核苷酸 [3]
C12P 19/36二核苷酸,如磷酸菸醯胺一腺嘌呤二核苷酸 [3]
C12P 19/38核苷 [3]
C12P 19/40於同一環中有兩個氮原子之六節環之稠合環體系,如嘌呤核苷 [3]
C12P 19/42鈷氨素,即維生素B12,LLD因子 [3]
C12P 19/44O-糖苷,如糖苷之製備 [3]
C12P 19/46有一個與環己基連接的糖殘基氧原子,如春日黴素 [3]
C12P 19/48為兩個或更多的氮原子取代之環己基,如越黴素,新黴胺 [3]
C12P 19/50有兩個利用僅有的氧與相鄰環的己基碳原子相連接的糖基,如氨丁醯苷菌素,核苷糖黴素 [3]
C12P 19/52含有三個或更多的糖類殘基,如新菌素,青紫黴素 [3]
C12P 19/54環已基直接連接至兩個或更多殘基之氮原子上。如鏈黴素 [3]
C12P 19/56有一個直接與有三個更多個碳環之稠合環體系連接的糖類殘基之氧原子,如道諾黴素,亞德里亞黴素 [3]
C12P 19/58有一利用僅有的無環碳原子直接與非糖化物雜環連接的糖類殘基之氧原子,如博萊黴素,腐草黴素 [3]
C12P 19/60有一個直接與非糖化物雜環或含有一非糖化物雜環之稠合環體系相連接的糖類殘基氧,如香豆黴素,新生黴素 [3]
C12P 19/62有八個或更多環節與僅有氧作為環上雜原子之雜環,如紅黴素,螺旋黴素,制黴菌素 [3]
C12P 19/64S-糖苷,如林絲黴素之製備 [3]
C12P 21/00肽或蛋白質之製備(單細胞蛋白見C12N1/00)[3]
C12P 21/02有兩個或更多個胺基酸之已知序列,如穀胱甘肽 [3]
C12P 21/04環或橋接肽或多肽,如桿菌肽 [3,2006.01]
C12P 21/06由肽鍵水解產生,如水解產物(由蛋白質水解製備食品見A23J 3/00)[3]
C12P 21/08單株抗體 [3]
C12P 23/00含有共軛雙鍵連接的至少含十個碳原子之不飽和側鏈之環己烯環的化合物之製備(含雜環者見17/00)[3]
C12P 25/00含咯或異咯核化合物,如核黃素之製備 [3]
C12P 27/00含赤黴素烷環體系之化合物,如赤黴素之製備 [3]
C12P 29/00含有并四苯環環體系之化合物,如四環素之製備(19/00優先)[3]
C12P 31/00含有一五節環化合物之製備,該環於相互鄰位上有二個側鏈,且至少有一以與其中一個側鏈之相鄰位置直接與環連接的氧原子,不直接與環連接一個側鏈含一個有三個與雜原子連接的鍵之碳原子,其中至多一個鍵與鹵素連接,而另一側鏈至少有一個於γ位與環連接的氧原子,如前列腺素 [3]
C12P 33/00類固醇之製備 [3]
C12P 33/02脫氫,脫羥基 [3]
C12P 33/04由A環形成芳香環 [3]
C12P 33/06羥基化 [3]
C12P 33/08於11位 [3]
C12P 33/10於11α-位 [3]
C12P 33/12作用於D環上 [3]
C12P 33/14於16位上羥基化 [3]
C12P 33/16作用在17位上 [3]
C12P 33/18於17位上羥基化 [3]
C12P 33/20含雜環 [3]
C12P 35/00有5-硫雜-1-氮雜雙環 [4.2.0]辛烷環體系之化合物,如頭孢霉菌素之製備 [3]
C12P 35/02由在7位上取代基之去醯化作用[3]
C12P 35/04由在7位上取代基之醯化作用[3]
C12P 35/06頭孢菌素C;及其衍生物 [3]
C12P 35/08於7位雙取代者 [3]
C12P 37/00含4-硫雜-1-氮雜二環 [3.2.0]庚烷環體系之化合物,如青黴素之製備 [3]
C12P 37/02存在苯乙酸或苯乙醯胺或此等之衍生物 [3]
C12P 37/04由在6位上取代基之醯化作用[3]
C12P 37/06由在6位上取代基之去醯化作用 [3]
C12P 39/00於同一過程中同時包含不同屬之微生物的方法 [3]
C12P 41/00使用酶或微生物之由外旋混合物內分離旋光異構體之方法 [4]
回頁首